清远地方政府相关责任人,通过数据造假、临时达标调水稀释等行为应付检查,这是“欺上瞒下式治污”。
裹挟着垃圾的污水倾流而下进入海仔大排坑。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
科技界有一个词叫“现实扭曲力场”,意思是指结合骇人的眼神、专注的神情,口若悬河的表述、过人的意志力、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及所形成的视听混淆能力。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颠倒黑白。
最近,生态环境部通报的一个谎报治污成果的案例,就颇有点“现实扭曲力场”的意思。被列入广东黑臭水整治的清远澜水河、海仔大排坑、龙沥大排坑和黄坑河,其上报资料显示,四条河水质监测均达到要求,公众评议结果为96%,其中甚至还用到“清澈见底、鱼类成群”这样的词汇。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近日随机抽查了清远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却发现,该河涌仍在整治中,岸边硬化仍在施工阶段。尽管近期连续下雨,站在海仔大排坑旁,仍然有阵阵臭味袭来。黑色的底泥高过水面清晰可见,岸边留下黑色的污垢痕迹。总之,跟所谓的“清澈见底、鱼类成群”可谓是霄壤之别。
明明是“不下雨时又黑又臭”,当地却非说“水质监测均达到要求,公众评议结果为96%”,如此“现实扭曲力场”,实在令人汗颜。若非中央环保督察组杀了个“回马枪”,这“蒙骗术”还真就可能得逞了。
环保督察制度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常态化制度安排,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压实地方环境保护的责任,督促地方解决环境问题。但从相关抽查来看,当初中央的环保督察,并没有让清远重视黑臭水整治。而且,当地还公然撒谎,其对治污无所谓的态度,实在匪夷所思。
欺骗督察组,这不是简单的道德品性问题,更可能涉嫌违纪违法,所以对此也就不能止于道德或舆论谴责,而应该由相关的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
在环境保护中,水质监测、公共评议都需遵循严格的规则程序,随意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都是涉嫌违反新《环保法》的行为。而根据《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相关党组织负责人,同样也涉嫌“不传达贯彻、不检查督促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等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所以应该追究其党纪责任。
清远地方政府相关责任人,在当地黑臭水“整治”上,没有真正截污清淤,而是通过数据造假、临时达标调水稀释等行为应付检查,这是“欺上瞒下式治污”,是环境治理不作为,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类似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已多次向地方反馈此类意见:有地方编造会议纪要和工作台账;有地方采取杂物堵塞排污口,还有的设立挡水墙等等。这些行为,与一些地方政府漠视环境治理有莫大关系。环境保护来不得半点假,其后果直接关系长远的公共利益。想要打赢治污这场攻坚战,显然需依法调查,依法追责,绝不姑息。
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作出批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拿出断然之策,标本兼治、突出治本、攻坚克难,防止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要对生态环境部通报和媒体曝光的清远治污弄虚作假问题,立即核查,摸清情况,严肃追责,绝不姑息,给人民群众和社会一个客观公正的交待;
二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领导要一线督导,亲力亲为抓整改抓防治;
三要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各项要求,盯住问题清单真整改,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
四要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于重大问题落实不力、渎职失职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确保广东省环保问题得到尽快有效整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批示中要求:清远市主要领导务必高度重视,严肃查处,依法追责。要向各市通报此造假情况,引以为戒,立即整改。
获悉相关报道情况后,清远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迅速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强调对报道的问题立行立改,加快黑臭水体整治进度,并明确进一步深入调查,对查实涉“假装治污”“表面治污”问题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会后,该市市长带领市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现场检查督办。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立即派人员于当日中午赴清远市现场核查。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组织专家组和水质监测机构对广东省已完成初见成效评估的水体进行分批全覆盖核查,坚决杜绝“假装治污”“表面治污”等问题。
下一篇新闻: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如何实现系统化、生态化、智慧化?